客戶至上
We are looking forward to cooperating with you. Let's work together to build a blue sky.
我們熱情盼望與您的合作,讓我們攜手共建一片碧水藍天。
雅奕豐新聞中心
YAYIFENG'S MAIN BUSINESS
這個夏天,姚女士感覺輕微頭暈頭痛,并伴隨有呼吸道不適。到醫院一檢查,她驚訝地得知,這些癥狀的源頭竟藏在如洗碧空里——臭氧污染。
臭氧是一種有魚腥味的淡藍色氣體,通常存在于距離地面30公里左右的高層大氣中,能有效阻擋紫外線,保護人類健康。但當人類生活區周邊的臭氧濃度超過一定限值,就將造成灰疆和光化學煙霧等污染,嚴重影響正常生產與生活。
近年,隨著藍天保衛戰持續推進,霧霾污染天數相較以往有明顯減少。取得了看得見、摸得著的成效,而臭氧污染則悄然成為大氣治理的新短板。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近日在浙江、重慶、天津、江蘇等地調研獲悉,夏秋季節,臭氧污染已經成為導致部分城市空氣質量超標的首要因子,且呈濃度逐年升高、區域性污染特征顯著、超標天數多等特點。
被譽為地球保護傘的臭氧為何成了空氣污染物?
臭氧污染不降反升臭氧是好是壞,跟它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如果臭氧身處平流層,它能過濾陽光中的紫外線,對地球環境起到保護作用。但在距地面1公里高度范圍內,高濃度臭氧卻能造成空氣質量污染。
高濃度臭氧污染的危害,一方面是刺激人體呼吸道,對人體健康造成明顯且不可逆的影響;另一方面,對大氣本身而言,臭氧活性很強,可以把一些無害物質變成影響更大的有毒有害物質,造成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等公害問題。
近年,臭氧污染在我國夏秋季節呈高發態勢,在部分地區,臭氧污染已超過PM2.5,成為首要污染物。
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臭氧濃度達到148微克/立方米,以臭氧為首要污染物的超標天數占超標總天數的41.8%。該占比在2015年為16.9%。
記者在調研中發現,近年臭氧污染出現濃度總量逐年升高、區域性污染特征顯著、夏秋季節污染高發的特點。
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重慶臭氧濃度峰值比2017年上升了15.6%。今年1~7月,浙江省11個設區市的臭氧平均濃度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5%,臭氧在這11個城市均為首要污染物。
另據生態環境部監測,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蘇皖魯豫交界地區等重點區域臭氧濃度增加尤為突出。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雷分析說,夏秋季節午后氣溫較高,加之近年我國對PM2.5等顆粒物治理力度持續加大,部分地區大氣通透性明顯改善,更充足的光照和高溫給臭氧形成創造了條件。
污染前體物排放量大面廣CELEBRATION我國的臭氧污染經過了一個緩慢且不斷積累的過程。記者調研了解到,部分地區長期形成的產業特征及公眾生活習慣,導致臭氧污染前體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NOx)等的排放量處于高位,排放量大面廣,大大增加了臭氧污染發生的概率和污染防治的難度。
首先,污染源排放覆蓋面廣。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一名干部說,VOCs存在于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從涂料生產、噴涂作業、紡織塑料生產、石化生產到家庭裝修、汽車排放、餐飲油煙等都會產生,污染源數量種類多,排放環節也多,無組織排放占有相當大比例,控制難度較大。
其次,小微企業環保投入不足且治理效率較低。近年,環保問題是許多企業亟待跨越的轉型升級門檻,但部分小微企業對環保治理的理念和設施投入與客觀要求存在差距。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工作人員說,工業涂裝等行業無組織排放量大,家具、機械加工、包裝印刷等行業的小微企業廢氣治理普遍面臨環保投入不足和處理效率低的困境。
再次,協同治理意識與技術均待提升。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馮銀廠認為,從我國大氣污染的特點看,已經從以前煤煙型污染、混合型污染,發展為復合型污染,需要抓住的是多污染源和多污染物的管理。這意味著,臭氧污染與PM2.5顆粒物污染不能割裂治理,但目前部分地區將兩者割裂開來,實現了多污染源的管理,還未實現多污染物的協同管理。
此外,受訪專家表示,相較于PM2.5污染,公眾對臭氧污染的認知普遍有待提高,這也成為影響公眾養成綠色生活習慣、有效預防臭氧污染的制約條件。
關鍵在源頭替代CELEBRATION面對PM2.5污染形勢依然嚴峻和臭氧污染日益凸顯的雙重壓力,受訪干部和專家建議,緊抓VOCs源頭替代這一關鍵,同時加強科普宣傳,倡導企業和公眾采取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形成多方合力管控臭氧污染的格局。
大力推進源頭替代,有效減少污染前體物產生量。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副處長史一峰說,以工業污染源為例,溶劑型涂料的揮發性有機物重量占40%~80%,而作為綠色涂料的粉末涂料僅為不超過2%,推進源頭替代是減少臭氧污染最有效的方法。為鼓勵企業采用符合國家有關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產品,生態環境部印發的《2020年揮發性有機物治理攻堅方案》提出,排放濃度穩定達標且排放速率滿足相關規定的,相應生產企業可不要求建設末端治理設施。
強化無組織排放控制,引導產業綠色化轉型。重慶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大氣室工作人員建議,開展產業集群和工業園區整治,推動鋼鐵、化工、車輛制造、建材等傳統工業綠色化改造,繼續推動實施一批化工、涂裝等大氣污染企業退出或者入園,全面推進各類工業園區和企業集群廢氣治理,實現揮發性有機物集中高效處理。
堅持聯防聯控,增強區域協同治理能力。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環境處處長鄧小文建議,健全一體化環境監測網絡,對區域大氣復合污染統一監測;建立跨行政區域的聯合監察執法,推進區域統一環境監管;統一區域環境預警與應急標準,實現環境預警應急響應聯動。同時有效整合數據資源,建立區域聯動的信息共享和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體系,利用數字化手段提升監管效率。
此外,提高公眾知曉率,推廣綠色生活理念。王雷表示,臭氧污染前體物與公眾日常吃、穿、住、行都有關聯,應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比如提倡少開一天車,家居裝修多選擇水性環保涂料,都能為減少空氣污染貢獻一份力量。
綜合來源:新華社客戶端|編輯整理:VOCs前沿